营销专业实验室
发布时间: 2012-04-18 浏览次数: 2753

 

 

实验室(基地)名称

营销专业实验室

负责人

沈蕾

成员

杜芹平,杨志勇,李宏,于君英

2008---  成果

功能概述

实验室是基于一个中央数据仓库,通过“多维互动数据采集系统”平台中多种数据采集软硬件设备,开展多渠道多方法互动形势进行数据采集整合,其中包括CATICAPIINTERNET SURVEY、邮访、移动访问站、FGD、深度访谈等众多定量和定性研究,然后利用SASSPSS分析软件将中央数据仓库中的时实数据、历史数据、二手资料等进行筛选、分类、汇总、整合、挖掘,输出研究分析报告,为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作用,从而形成适应实际情况的市场营销策划书。该实验室采用了很多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技术和理论,因此成为师生很好的课题研究平台,并使该领域以更快的速度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可能。

人才培

成绩概述

市场营销专业自建立以来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国际化时尚营销应用型人才,其培养培养模式主要由模块化课程体系、项目式课堂教学、网络化学习平台、“三明治”实践环节、一站式导师辅导、国际化培养环境等融合组成。由于市场营销专业非常强调实践性,因此几乎所有的课程设计都采用了“项目嵌入式”课堂教学法,即老师结合了自己研究的课题项目,将其与相关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国内首创的营销专业实验室为“项目嵌入式”教学法提供了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

成绩明细

第一,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历年来应用于学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展旅游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第二,本成果自建设以来,其中的“消费行为学”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其网站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随时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竞争力。

第三,自主研发的“消费者决策仿真系统”辅助教学软件应用于消费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学位课程,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提升了授课层次,改变了课程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好评。

第四,指导的大学生参加了历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张江杯”上海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部分五百强企业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共获得金奖3项、银奖3项、铜奖5项的优异成绩。指导的大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第五,有多位学生进入国际时尚品牌公司从事相关工作,如卡地亚Cartier)、阿玛尼(Giorgio Armani)等,并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科学研

成果概述

开发了“消费者决策仿真系统”辅助教学软件,目前正在申报相关专利产品过程中。该系统可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定量的结果,供学生在网上进行模拟决策,从而加深对消费决策理论内容的了解。通过实践表明,本系统的建立,对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本知识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模拟系统的实践环节,更直观的把握学习的知识。学生在“实践天地”学习社区的学习和实验中,遇有问题,即可在线提出,教师和其他学生均可适时做出解答,并可就各自理解互动交流;学生获得学习和实验体会,可在论坛发表,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论坛”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学习体会、学习经验和自我价值的舞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模拟系统的建成属于国内首创,在国内高校该专业本科教学具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成果明细

“消费者决策仿真系统”辅助教学软件模块包括:1,态度关键属性模型;2,态度比较模型;3品牌定位模型;4,生活方式细分市场模型。

基于平台和软件完成的各类科研项目总计20余项。(清单另附。)

               

 

 

十二五建设规划

(一)实验室资源有效整合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点,统筹相关各类实验资源,鼓励学科专业交叉,建立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体系,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二)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统筹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科研支持实验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将科研方法融入实验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科研理念、科研文化、科研价值,使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培养科研道德,提升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营销专业实验室就是这么做的。

(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密切联合

建立专业实验与专业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打造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共同建设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实现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工程实际、社会应用相结合。以实验室为载体,探索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课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