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资源有效整合 |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点,统筹相关各类实验资源,鼓励学科专业交叉,建立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体系,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 会计与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强调高素质的同时,已突出“应用型”注重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我专业在二十多年办学中一直贯彻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理念,突出“职业技能为基础,能力提升求发展”教育核心内容。结合管理学院拥有的经济学、工商管理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三大学科的理论体系与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具有灵活有弹性的“平台+模块”的实验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全面系统掌握会计与财务专业知识及本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
(二)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 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统筹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科研支持实验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将科研方法融入实验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科研理念、科研文化、科研价值,使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培养科研道德,提升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 结合会计与财务专业教师的教学与研究领域形成明确的研究主题。如:财务报告质量与审计,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知识资本及在企业中应用。将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转化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评估》《会计软件应用》等专业课程及相关的实验课程以及实习环节中,让学生关注财务会计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作用与特点,激发学生对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认识。 |
(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密切联合 | 建立专业实验与专业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打造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共同建设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实现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工程实际、社会应用相结合。以实验室为载体,探索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 形成三大模块,即模仿性实验模块(大二开设,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深化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主要有手工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实验、成本会计仿真实验)实战性实验模块(大三开设,掌握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应用,深化会计管理和决策分析内容,初步具备会计工作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有财务用友认证、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应用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综合应用性实习模块(大四开设,到实际企业、会计事务所直接从事会计和审计工作,实现会计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会计事务所实习、企业会计实习) 通过三大模块的构建,实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走出一条学校与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