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基地)名称 | IT治理流程实验室 | 负责人 | 王素芬 | 成员 | 刘玉、应明幼、魏红芹 | ||
2008---今 成果 | |||||||
功能概述 | 目标: ü 满足社会对保障信息技术价值、管理信息技术风险方面的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ü 实现信息系统有效性理论研究、信息技术治理行业动态和信管专业教学的结合。 针对学生: ü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学生、 ü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生、 ü MBA学生 实验类型: ü IT治理的基础实验 ü 信息系统审计实验 ü 信息系统成功评价 ü 收入保障实验 ü 综合应用性实习实验 | ||||||
人才培 养 | 成绩概述 | 补充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IT治理专业方向,完善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 | |||||
成绩明细 | 1)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重要支撑成果之一; 2)支撑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三届学生的IT治理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大约共涉及学生100人; 3)基于本实验室,完成了2门新课程(IT审计、信息系统成功评价)的开设; 4)已与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签订了学生实习合同,已连续三年输入学生参与中国电信的相关IT治理的项目工作。 5)本科相应毕业论文5篇,硕士论文2篇。 | ||||||
科学研 究 | 成果概述 | 支撑了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企业委托项目。涉及总科研项目经费约60万元。 | |||||
成果明细 | ü 上海市教学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数字化环境对纺织服装生产性服务集聚区竞争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ü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科研项目“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适切性运用的研究:基于高校管理类课程分析” ü IBM资助的SUR(共享大学研究)项目“云计算平台在纺织服装集群地的应用研究” ü 义乌市无缝织造行业协会项目“中国无缝服装行业研究报告” | ||||||
十二五建设规划 | ||
(一)实验室资源有效整合 |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点,统筹相关各类实验资源,鼓励学科专业交叉,建立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体系,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 目标: ü 加强IT治理方向的配套实验 ü 加快IT治理人才的培养 ü 使得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更具优势和竞争力。 IT治理实验体系结构完善: 基于IT治理的目标,分析IT治理的人才技能要求,完善IT治理的实验体系。 IT治理实验室的实现等级: 首先对学生开发的系统进行分析、对软件供应商提供的系统进行分析、对行业中实际应用的系统进行分析。 |
(二)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 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统筹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科研支持实验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将科研方法融入实验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科研理念、科研文化、科研价值,使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培养科研道德,提升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 总方针: 教师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教研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研究与学生创新及科学研究相结合。 具体目标: 指导学生参加相应的科研项目 申请IT治理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 |
(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密切联合 | 建立专业实验与专业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打造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共同建设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实现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工程实际、社会应用相结合。以实验室为载体,探索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 总方针: 将专业方向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与实验基地建设融为一体。 具体目标: 新增2-3个实习单位,形成一体化的实习、实验基地。 |